明朝雕版印刷有什么特点?

文化传媒 heimagongsi 11℃

雕版印刷技艺,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5年,连城四堡雕版工艺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8

雕版印刷技艺,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5年,连城四堡雕版工艺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8年6月7日,福建省连城县申报的雕版印刷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堡雕版印刷技艺纯手工操作,制作精巧,连城四堡是中国古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其雕版印刷技艺精湛,字体多为宋体,书籍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颇具文化内涵。

曲凿:分小曲凿、大曲凿。其它工具:包括平凿、斜凿、铁锤、刨子、锯子、棕刷、墨缸、纸张等。工艺流程:胚板制作、胚板书写、雕版制作、刷印、装订5个阶段。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四堡雕版印刷技艺则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重要代表,其中凝聚着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优秀的传统工艺,为文化传播提供了便捷条件,它是中国古代文明领先于世界的实录和见证,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1、明代雕版印刷有什么特点

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人的重要发明,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引径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明代雕版印刷,地域之广、品种之多、数量之大,雕版印刷技艺都超过前代。政府的司礼监经厂,有刻、印、装订等工匠近千人。汉族民间印刷的新品种是插图的戏曲、话本,各级地方政府广泛编印地方志。新崛起的徽派刻工群体,代表了版画雕刻技艺的高峰。

2、雕版印刷制作过程是什么?

将书稿的清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一两毫米。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

3、雕版印刷术的特点是什么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相对于活字印刷来讲的优点有:1、版面平整,着墨好,印刷较为清晰;2、中国的传统印刷不单单只是印刷,往往都跟艺术相关联,手写的雕版书法,版式各不相,特别是宋版,明版,清三代的雕版都被当作艺术品来收藏,相对于活字印刷来讲的缺点有:1、制版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