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美术讲堂邀请到了天津美术学院石磊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水印木刻版画与雕版印刷术的公益讲座。本场讲座内容丰富,引起观众极大的兴趣,现场氛围活跃,石老师从
3月25日下午,美术讲堂邀请到了天津美术学院石磊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水印木刻版画与雕版印刷术的公益讲座。本场讲座内容丰富,引起观众极大的兴趣,现场氛围活跃,石老师从印的概念谈起,在雕版印刷术出现的物质条件中,纸、墨、毛笔的应用是印刷术发明的前提,在印刷术的雏形部分谈到熹平石经,元代彩色套印金刚经注是最早的套色印刷,明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高峰。
木版水印这个名称最早是由荣宝斋提出。它根据中国古老的雕刻木版印刷技艺提炼出来的一个通俗易懂的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水印技法包括:雕版法、饾版法、主版法、减版法、分版法。二十世纪50年代,中国现代版画家从传统木版水印中汲取有益的部分与西方套色木刻和日本水印技法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不同于传统木版水印,又不同于西方套色木刻的木版画形式。
1、中国发明了木刻版印刷术是什么时候1298年。公元1298年王祯创制了木活字。活字印刷术是在小木块上刻出凸起的单字,然后按照付印的稿件,拣出所需要的单字,组合排成一个版面而施行印刷的方法。采用活字印刷,一书印完之后,印版拆散,单字仍可用来排其他的书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见证着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目前,这种古老的活字印刷术至今在浙江省瑞安市传承和使用。
东源村的全套木活字印刷技艺,和元朝农学家王祯《农书》中的记载不差分毫,而该村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木刻活字印刷村。因为在当地一直都有为家族修族谱的传统,一般每隔20年,每个宗族就要续修族谱,所以当地木活字印刷的全套技艺得以流传至今并仍在使用,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什么是木刻版画?木刻版画是绘画种类之一木刻是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简介木刻版画是发祥于我国的一种印刷方法,由于其可复制的特性,在古代用来印制插图、年画、笺谱、画谱等,对图像传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版画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早期版画画、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中国复制木刻版画已有上千年历史,创作版画则起自20世纪30年代,经鲁迅提倡,后来取得了巨大发展。